为什么说《孙子兵法》是百世谈兵之祖?-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3336 次浏览2023.11.02 提问

专业回答

2023.11.02 回答

作为一部兵书,《孙子》的篇幅委实不算太长,全文不过6000字左右,可能还没有今天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字数多,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论者多认为就是孙武最初干谒吴王的“十三篇”。其中,阐述孙武战略思想精髓的主要是《始计》《作战》《谋攻》三篇,《军形》《兵势》《虚实》着重于战术理论讨论,而《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则侧重于研究具体战术问题,又被后人称为“七执(势)”。

在讲述战略的三篇中,孙武首先提出“兵者,诡道也”(《始计》)的概念。人们必须要看到,这并不是孙武如彼时诸子立言时刻意夸大的套话,而是在树立一种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崇尚“诡诈权变”,甚至直到战国,荀子还声称“权谋执(势)利”“攻夺变诈”乃是“诸侯之事”,不足以成为“王者之志也”,他心目中的“仁人之兵,不可诈也”(《荀子·议兵》)。

《孙子》中其他各篇也包含作者的许多战术思想,如《九地》中指出将领应根据“主客”(本土或他国作战)形势掌握士兵心态,利用此心态调动士兵作战,即韩信所言“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用间》不仅讲述间谍工作的重要性,更是详细探讨间谍类型的分工;《行军》讲述“处军之利”,也就是楚汉之际所有将领都听说过的“右倍山陵,前左水泽”,虽然看似为阴阳家的“形法”之学,实则可能为前人军事经验总结:人类多为右利手,战斗中占据右背山、前左水泽的朝向,往往会带来便利……如是等等。

孙子的伟大在于他所著的《孙子兵法》理论的高度远高于军事层面,在孙子那里,军事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军事的作用还是为了达到富国强民的政治目的。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如果孙武听到这句话估计会颔首微笑的。《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认为战争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全方位争斗,而非简简单单的军事斗争。

孙子最宝贵的贡献是他的战略思想。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他还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孙子的军事思想滋养了后世的军事家。历代军事大家无不研读孙子兵法,司马迁总结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司马懿、朱元璋、戚继光都层提到孙子对他们的影响。

在当今国际影响力方面,孙子可能是仅次于孔子和老子的中国思想家。迄今为止,《孙子兵法》的外文译本已经有二十多种,在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中,《孙子兵法》都是必修课。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的战略战术无不体现出孙子兵法的计谋,无怪乎以为没过记者调侃说“海湾战争中总有一个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人身影出没,这个人就是孙子”。没过战略家约翰.柯林斯曾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这就是为何孙子被称为“百代谈兵之祖”。

抢首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