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不高?-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最佳答案
您好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环保意识的概念。
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环保意识的发展情况
1968年,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实际上,环境素养可以认为是环境意识的同义词。当时媒体认为环境污染是那些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roth便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 1970)曾以“环境素养”为题,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年度报告中揭示环境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全社会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和态度,并认为美国全社会必须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要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
1970年美国新泽西州环境教育委员会制订新泽西州环境教育整体规划(new jersey master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采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citizen-ry)。该计划认为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应了解整个环境间的互依关系和责任,并且具有解决现存环境问题及防止将来问题发生的知识和技能。
rillo(1974)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事实或个人价值观评价环境问题。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他们能够主动、合理地使用环境,以发展人类高品质的生活;能问题。了解人类无法与其他生物分离而完全独立,而与环境的其他成分互相关联。
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前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认为有环境素养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roth 1992 )
1.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2.对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
3.具有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
4具有辨认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5.参与各阶层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
第三,我们了解一下我国环保意识的发展脉络
。 就中国而言,“环境意识”的提法在正式场合的出现,始自1983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见1983年12月31日廖汉生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由于环境意识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定义。以至于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入“环境意识”作辞条。在近期出版的一些较专业的大辞典中,如日本出版的《地球环境手册》(不破敬一郎主编,1995)、john wiley &sons公司出版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辞典》( alan gilpin主编,1996)中也没有“环境意识”辞条。仅在国内出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中有解释。
第四,根据您的提问,我个人为您初步分析一下,如果有分析不到位的情况,请您海涵。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1、经济
(1) 自49年建国开始,至改革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先解决的,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基础上,怎么养活的问题。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毁林开荒,比如当时有名的“北大荒”。
这不仅仅是当时环境需要,也是摆在政府和百姓面前的头等大事,必须先填饱肚子,才能更好的生活。
而大规模的开发,导致土地沙化、贫瘠化。
北大荒开荒图
(2)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是经济腾飞,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发展,城市工厂林立。
这一时期,工业腾飞的代价,是相对低下的生产力带来的资源不充分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面对百姓日益富足,和工业生产力低下带来的困扰。很多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进口,这对于我国经济来讲,是十分不利的。
2、文化
环保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产生的基础必然是当社会化、城市化到达一定阶段,并且社会财富、社会生产力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才会兴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饿着肚子、连颗螺丝钉都造不出来的时候,谁会去关注环境?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填饱肚子,然后满足日常消费品的自给能力,然后才会有时间去想环境的问题。
3、社会发展
上述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时候,我们有意识、有组织地“回头看”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兴起的时代。
特别是十八大、十九大,国家对环境问题加大了关注,同时各级政府也对环保事业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强管理,从简单粗暴的低价人力生产力转化为高效机器生产力,我们平时听说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这个意思。
4、我国现阶段人口比例
我国现阶段老龄化层面,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则是七八十年代,再年轻便是九十年代和零零后。
五六十年代的老人,是当时大规模进行耕地开发、工业建设的,况且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虽然在逐年减少,但是基数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是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的。
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是参与工业建设的主力军,当时是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各类工业雨后春笋般建立,但如今,这个群体的环保意识,是作为整个社会提高环保意识的生力军。
九十年代和零零后,是未来我们实现环保意识精细化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有丰富的环保知识、超前的环保意识、扎实的环保基础。
最后,综述。
我国的环保,起步晚、任务重,现在回过头看,是在为工业腾飞的时期进行反哺,但这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逆的基本规律,综合世界各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历了这一阶段的。
而今,随着百姓的环保意识更加深入,环保出行、绿色出行,加上各类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对我国环保事业带来巨大的飞跃。
如今的学生、社会企业、政府等各个阶层,对环保贡献力巨大,他们都有自己的社会观和社会责任感。
您所说的环保意识低,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我相信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资源-社会价值,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ps:上述图片参考网络,具体内容属个人观点。
有意思
环保意识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中间隔着一条生产力线。 根本上讲,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进一步讲,生产力低的时候,我们只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推动社会进步。但生产力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牺牲环境。在牺牲与不牺牲之间,肯定是有一个过渡阶段,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的初期。
讲得很棒呐,给你比心心
谢谢您的赞誉。 祝您幸福!
其他回答(1条回答)
标题:公众环保调查正文<1>:2008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发布环境污染问题位列“三甲” 环保危机意识增强 环境空间满意度下降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7.0分;76.4%的公众认为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公众对政府环保行为的满意度只得了56.74分…… 这一串数字无疑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就连发布这一数字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也坦陈,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仍处在“警钟长鸣”时期。 这项由环境保护部授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也是国内首个环保年度指数。该指数每年年初发布一次,此次是第四次正式发布。 环境问题连续三年最受关注 “2008年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中排名第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今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环境污染问题紧紧跟在“物价问题”和“食品安全”之后,公众的关注比例为37.7%,位列“三甲”。 据他介绍,环境污染问题是自有这项调查以来连续第三次进入“前三”。 不仅如此,调查认为,环境污染和各种环境事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众个人生活产生的威胁依然存在,有些还十分严重。“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和层面。”章少民说。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论。据环境保护部统计,2008年1至9月,环境保护部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111起,比2007年同期增长22%,这说明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 公众环保意识连续三年不及格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7.0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5.1分。和上年相比,三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环保意识提高幅度最大,增加2.4个百分点;环保行为和环保满意度则分别增长了0.4个百分点。但是,三项指标仍然没有达到及格线。 章少民表示,奥运会后北京民众对环保的满意度迅速上升。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环保参与度也还不高,环保满意度并不十分理想。他说,三项指标连续三年没有达到及格线也说明了这一点。 章少民认为,更让人担忧的是,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 调查发现,仍有高达72.2%的公众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58%的公众不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能够正确回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机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公众仅为11.2%;而了解“‘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是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公众还不到10%。 公众环保行为得分更低,只有37.0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透露了两个例子:一是,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各超市开始停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但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超市塑料袋”;二是,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了6%。 环境空间满意度“全线”下降 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这项调查,认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公众达到了76.4%,比上年上升了几乎10个百分点;同时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认为,这说明公众对环保形势的普遍担忧仍未解除,危机意识增强。 至于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也给出了具体数据,其中,对个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由2007年的58.19分下降到52.86分,对地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由55.04分下降到49.54分,而对大空间环境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最大,由上年的59.00分大幅下降到45.61分,减少超过了13分。
你这样写我都不想阅读了,可以分段落嘛